13691128829
经典案例
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全国中小产业园区建设典范“曙光模式”众创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15-05-01 浏览量:1072

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区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的“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是全国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曙光模式”的创建者,也是重庆“众创空间”的最早实践者。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用9年的时间,连续建成了各具特色的7个中小企业产业园区,建筑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引进了1500多家中小企业前来集聚生产经营;安排了3.2万多人就业;年可创产值近200亿元,增加税收15亿元。

1627357184685529.jpg

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打破常规,把工业园作为一部作品,一件艺术品去精心制造,做到6个坚持。

1. 坚持调研筹划在先

曙光都市工业园的每一个项目都不是靠“灵感”,“拍脑袋”而成的,做到“四个不动”,即可行性论证不充分不动,用地不落实不动,资金不到位不动,招商方向不落实不动。如若动手,就一鼓作气,干一个成一个,不做无用功,不干半拉子工程,滚动式发展,交付一个,建设一个,调研一个。建成的7个特色功能各异的工业园区,个个满员,招商定位,无一失败。

2.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

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借鉴国际经验,总结自身实践经验,曙光都市工业园从立项定位到策划申报,从项目建设到交付使用,从招商进驻到服务管理,制定了25项具体运作流程、管理办法和标准,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按规定和标准制度行事。7个项目前后总投资近百万亿元,没有出现偷工减料的的问题,没有出现贪污行贿的腐败事情,没有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奠定了企业良好的信用基础。

3.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建设的理念

曙光都市工业园的每一个项目开发建设都做到:满足生产条件要求,讲究实用性、安全性、便利性和公用设施的保障性;满足园区生态环境要求,打造花园式结构,实现绿化、节能、环保、不扰民,不形成二次污染;满足生活要求,为入驻企业利益着想,以人为本,提供“保姆式”全程综合保障服务。这样使园区成为生产基地、休闲之所、员工之家,企业不招自来,来后从不离开。

4. 坚持“三化”的发展目标

所谓“三化”一是土地使用集约化。曙光都市工业园从加大楼板单位面积承重力和垂直货物运输力入手,设计楼宇结构,打破常规,让生产企业上楼,占天不占地,一亩地变作八亩十亩使用,有效节约土地。二是产业企业集群化。曙光都市工业园把单个中小企业难于建厂,无力建厂,建厂的困难,通过建设园区揽于一身,不仅免除了其单独建厂的诸多困难和烦恼,而且使其在减少50%以上投资成本的前提下获得了自己的有效资产,同时还可以提前1-2年投入生产经营,更重要的是,通过园区将相同、相似或相互配套的行业产业集聚到一起,相互借力,相互学习,相互研发,共同发展,形成群体优势和品牌优势,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三是公用设施管理集中化。园区企业必要的水、电、气、安保、卫生、维修等公用设施和管理,统由园区一体配备,一体管理,使入驻的企业省心、省力、省费用,一个入驻园区的企业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我单独建厂,至少要雇两个保安,两个维修人员,两个清洁工,三个伙房人员和至少一个行政管理人员。最低标准,每人月工资2000元,一个月要支付2万元,一年要支付20万元,还要担心可能发生的问题,到园区来,每年交几万元的费用就万事大吉,企业园可以腾出精力专心致志抓生产,搞科研,扩市场。

5.坚持服务保障体系专业化的原则

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摈弃赚钱走人的唯利是图观念,本着以人为本为入驻企业利益着想的原则,建立了10个服务中心,实现了服务保障的体系化。

一是建立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前来入驻的企业资金充裕的可以按规定标准直接洽购用房;资金不足的可以以租代购;中间或到期要离开的由园区按原价回购。已建成的6个园区已有600多家企业入驻,凡涉及物业方面的琐事,统由园区一并解决。到目前,运行了六七年的时间,没有一家企业垮掉或离开,其中有100余家企业购用或租用的厂房由2000平方米扩大到6000平方米,产值翻了几倍。

二是建立金融服务中心。为解决入驻企业融资难,园区与6家银行、4家担保公司合作,获得15亿元的授信贷款额度,先后为园区企业解决担保贷款3.8亿元,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是建立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园区由政府授权,代行政府统一办理入驻企业营业执照、融资贷款、报税纳税、环保鉴定等相关事宜。减轻企业为此找不到门路,多跑冤枉路,费心费力等麻烦。

四是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在职员工培训就业前岗位培训和对口专业技术培训,既提高了技能又解决几百家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还可每年增加600余万元收入。

五是建立后勤保障服务中心。园区统一建造了集体职工宿舍和餐厅、超市、网吧等设施,下班有宿舍就寝,就近可以购物上网,一元钱可以就餐,要花6元、8元、10元改善也可以。一切后勤保障为中小企业留住人才,稳定人才创造条件。

六是建立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中心。每月定期举行一次专家咨询讲座,进行政策解读,形势报告,企业疑难问题诊断,促进相互团结、和谐,纠正对市场和社会的看法。

七是建立法律服务中心。园区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建立园区律师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依法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为企业推荐聘用常年法律顾问,帮助企业处理具体法律事务,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

八是建立物流运输中心。园区与多个物流服务机构合作,为生产企业提供汽运、铁路、轮船和航空的快慢件运输服务,让入驻园区企业所需原料进得来,所产产品出得去,并保证准时无误,各方放心。

九是建立“三联保”联合服务中心。为加强园区生产、消防、环境、防恐等安保工作,园区建立了以中小企业法人代表参加的联保服务中心,制定了严密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园区无障碍正常运行,尽管园区有几万人同时从事密集型作业,从未发生恶性事故。

十是建立企业投诉中心。园区设有投诉意见箱、投诉专线电话和专门处理投诉事件人员,让进驻企业话有处讲,气有处撒,冤有处诉,问题有处解决。化解矛盾,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这10项服务保障体系,使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成为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帮手、经济的推手,服务已成为园区新的收入增长点。

6、坚持走资源整合的路子

通过整合国际资源,发展出口型产业。曙光打造的北岸国际、港岸国际两个工业园区,都是瞄准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本打造出来的,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建筑面积6.78万平方米,吸引30余家企业前来入驻,年产值达到21亿元,年创造税收达1.1亿元,可安排3500人就业。

整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型工业园区。曙光建设的海岸国际和港城工业园E区两江国际两个园区,是以科技研发、提供高品质生产、生活配套产品的高科技园区,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360家,年可创产值47亿元,创造税收近7亿元,可安排就业2万人,孵化出一家上市企业,对重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档次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整合本地产业、产业空白资源,打造新兴产业园区。重庆市不是珠宝原料产地,没有珠宝加工企业,但珠宝市场巨大,针对这一实际,曙光人联合香港珠宝总商会、深圳珠宝加工区联合打造珠宝生产交易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产值将达到百亿元。重庆巴西区是远郊区,曙光人在这里打造了占地361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新型工业产业园,已整合500余家企业成功入驻,可形成年产值150亿元,税收5亿元,门类齐全的新兴产业园。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用其近10年创业卓越的成效、锐意创新独特的思路和精心创造的实施6个坚持,取得了重要成就,为进一步研究探索中西部地区众创空间建设提供了非常具有价值的现实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