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暨第七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日前在京举办。《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潜力巨大的民族健康产业。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先后发布两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名单,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成效显现。随着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服务贸易将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医药服务贸易优势明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货物贸易服务化、服务贸易数字化趋势明显。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中医药服务贸易作为我国特色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朱光耀在会上表示。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中医药已同16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官方联系,“十三五”期间中医药类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260亿美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西医结合和中西药并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以及在柬埔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成功经验,为中医药国际认可程度的提高、中医药服务和产品国际应用范围的扩大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获得多项政策支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针对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加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均提出具体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介绍,为鼓励先行先试,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中医药服务贸易行业做大做强,2019年,商务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遴选出首批17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2021年,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18条具体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做大做强,2022年2月,商务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遴选出第二批14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北京市作为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对外开放政策保障体系日渐完善。”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英介绍,北京中医药服务业扩大开放新业态初具规模,并先后推出五批59家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以及北京同仁堂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新平台新业态开拓新机遇
“中医药服务贸易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潜力巨大的民族健康产业。加强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组织、引导、规范扶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做大做强,对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调整,打造中国服务品牌,有效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朱海东说。
大平台的搭建是助推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要一环。当天会上,第二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名单正式公布,上合组织传统医药产业联盟宣布成立。
“两批共计31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将进一步为培育优质中医药服务贸易市场主体和新业态、新模式发挥示范作用,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黄璐琦认为。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表示,联盟作为非政府、非营利性、开放性国际合作组织,将推动各成员国加强在传统医药领域更加密切的贸易往来和合作交流。特别是将强化不断投入,推进各个成员国在传统医药层面的法规政策的衔接、国内外市场的融合对接以及贸易投资合作的对接。
服贸会、进博会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也将为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据了解,近年来,北京每年成功举办服贸会(中医药服务板块)和海外华人华侨中医药大会,接待近110个国家和地区逾30万人次,签约额近30亿元。
今年服贸会期间,占地2000平方米的中医药服务展区总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一倍。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出去”,吸引国际合作“走进来”。“希望通过本次服贸会,中医药发展高水平成果能够得到充分展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够得到分享,让海内外中医药人得以共享我们的科技教育成果,中医药服务贸易平台更加宽广,让跨界融合创新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丰富,构建起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全方位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周英说。
此外,在朱光耀看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线上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远程咨询、诊疗、教学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中医药服务的可贸易性。中医药服务贸易正处于数字浪潮发展机遇期。
更广阔市场空间可期
既着眼当下,又立足长远。系列政策红利有待持续释放,为中医药服务贸易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动中医药海外本土化发展,促进产业协作和国际贸易。鼓励发展“互联网+中医药贸易”。逐步完善中医药“走出去”相关措施,开展中医药海外市场政策研究,助力中医药企业“走出去”。
今年年初印发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
多地也在持续发力。近日,陕西省商务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中医药服务“抱团出海”座谈会,拟通过搭平台、建联盟、促合作,拓宽陕西中医药服务贸易市场。据悉,陕西搭建中医药服务贸易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索“一带一路”中医药服务贸易新模式,打造陕西中医药服务品牌,全面提升陕西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建立国际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和医疗合作平台,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产品。建立人才派出培养机制,培养国际化中医药服务贸易人才。基础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推广,巩固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品牌。推动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深化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广,加强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打造一流中医药服务贸易窗口。”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李鲲表示。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