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1128829
2024产业园未来的八大展望
发布时间:2024-01-24 浏览量:649

  产业园区作为我国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随着世界产业转移与中国高速城市化的推进,产业园区的核心特征和经营模式也在不断的演进。2024未来产业园的发展又该如何?

1706073999882440.jpg

  展望一:园区产业的“瘦身”、“增高”

  随着各类产业园区遍地开花,产业定位同质化、产业招商盲目化的现象越发明显,很多产业园区都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产业点高面低”的产业困境,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并不显着。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是园区“二次创业”的根本。园区产业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两个词--“瘦身”和“增高”。

  “瘦身”主要体现在产业门类上,对园区现有产业进行“整理、优化、升级”,确立园区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经济。

  “增高”主要体现在产业提升上,从目前绝大数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产业在园区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这些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园区产业“增高”可以借助产业融合,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构筑园区产业“微笑曲线”,提升园区产业链的竞争力。创发展是园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是园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特征。

  展望二:园区的战略转型和升级

  中国园区经济虽只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却是每隔几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掀起了园区的“二次创业”浪潮,也将我国园区发展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我国园区发展方式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如增长方式由注重规模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转变;资源配置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相结合转变;环境建设由相对注重硬环境向更加注重软环境转变……可以说,大部分现有产业园区在未来发展中都需要面对这样的课题。

  展望三:产业园区走向综合城

  随着产业园区的演化和发展,园区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大量城市要素和生产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从而推动了产业园区的城市化进程,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一些产业园区主动谋求战略转型,从单一生产型的园区,逐渐规划发展成为集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城市。

  展望四:产业招商的精细化运作

  产业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招商接洽、项目入驻、运营扶持等诸多环节,涉及招商参与部门的权责和利益设计。

  目前的很多园区招商模式还停留在点式突破的“游击战”,个人激励强、项目导入快,但招商体系不健全、招商方式陈旧、整体营销力度不足和难以形成公共平台等,不利于未来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展望五:园区的品牌化和“连锁经营”

  在园区经济“泛滥”的今天,“软实力”已经成为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因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光有数量和规模还不行,还必须有质量和品牌,一个精品园区的单位产出不知要高出一般园区单位产出的多少倍。创精品园区,建品牌园区,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

  展望六:产业资本战略推动园区战略

  资金问题是园区开发绕不开的问题,也经常会成为园区开发的难题。园区开发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从土地开发、物业开发到产业孵化、产业扶持,园区开发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资金的推动。

  展望七:从招商引资到招商引“智”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培育,主要依赖于知识和智力资源。很多产业园区在关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在关注“引智招商”,积极吸引科研院所、科学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落户园区。

  近两年,各地园区纷纷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加入到海外留学人才的争夺战中。只有强化了招才引智,才能实现资金、技术、项目管理的立体带动。

  展望八: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竞争利器

  从园区层面看,对产业的引导主要体现在招商引资上,对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优惠政策上。随着园区经济的深化发展,园区开发已逐渐从孤立的房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从片面的硬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产业培育,在打造一流硬环境的同时,开始重视园区文化氛围、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其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已被提上园区工作日程。

  在日益激烈的园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园区经营者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宣传招商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平台、创业培训平台、风险投资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字眼经常见之于地方政府的各种年度计划中。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好,不仅有利于园区品牌宣传、招商引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开拓市场,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有效地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