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交通要道,给人的印象自古以来都是人群熙熙攘攘、物资川流不息的。作为物资和商贾往来穿梭的必经之路,交通要道天然地就会逐渐形成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只要为来往客商提供必要的服务条件,很快便会形成人群驻留,进而形成“市”,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新加坡樟宜机场作为亚洲重要的航空枢纽,绝不单纯只是一个交通设施,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就有了打造机场品牌的理念,这不是经营一家航空公司的概念,而是经营一个城市机场在区域甚至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作为亚洲旅客穿行最多的国际空港之一,新加坡机场绝不满足于现状,仍要设法争取到旅客对新加坡机场的忠诚度和信赖度。至今,其商业成就已达到全球其他国际机场难以企及的高度,多年来,新加坡樟宜机场在全球所有机场受欢迎排名中一直保持第一位。
“星耀樟宜”由樟宜机场集团和开发商凯德集团斥资17亿新币(约85亿人民币),由萨夫迪建筑事务所担纲设计,耗费了五年之久才打造而成。机场占地总面积达1万4000平方公尺,大楼地面和地下各建有五层楼,约11个奥运标准体育场。最大亮点是位于机场里的中心位置的室内瀑布雨旋涡。它高达4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瀑布,视觉上非常震撼。作为机场的一部分,这颗“星”的顶端居然还是个世界级的娱乐休闲景观星空花园。在花园里,有各种特别的游乐设施。不夸张地说,它刷新了大家对于机场的认知。
在全球经济下滑的环境下,樟宜机场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其商业收益却仍在强势增长:2017/2018财年期间,完成旅客吞吐量达到6297.2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14.13万吨,完成利润41.75亿元,同比增长8.4%,樟宜集团总收入增长12.9%至130亿元。在总收入构成中,有60%的收入来源为非航收入,其中在非航收入里面商业收入达到了80%。商业收入的极高占比保证了樟宜机场总收入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所有机场管理者都希望自身机场能够达到的优良状态。
其成功可以归结为以下要点:
1、对交通枢纽的全新认识
樟宜机场不仅仅只是将机场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在运营,在保障出行安全、高效的同时,也积极探索人流带来的商业价值,以一个商业综合体的思维来打造自身机场,不仅给每位旅客带来人性、便利和良好的商业氛围,而且同城同价,从而提升商业收入。
2、管理团队与外包公司开展丰富合作
樟宜机场通过大量的精细化外包管理,实现高效运转和科学管理。一方面节省了庞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极大拓展了机场业务范围,为商业上的成功带来更多途径;
3、把其他商业收入投入到吸引全球航空公司入驻工作中,以增加国际客流量
新加坡樟宜机场采取了航空性收费和非航空性收入互补的方法,通过减少航空性收费,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并带来大量的旅客支撑商业收入,从而增加整体收入的上升。樟宜机场并未将航空主业即航空性收费视为主要收入来源,截止到2017年以前,樟宜机场一直是亚洲收费第二低的机场,仅次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机场。反过来,流量的提升对商业收入提供了正向刺激,为商业的良好运营提供了丰厚的培育土壤,通过对收入结构的调整带动整体收入的提升,使樟宜机场的盈利能力名列前茅。
4、以高品质服务提升游客粘度,值得更多类型枢纽站点借鉴
以樟宜机场为例,为了在服务全过程贯彻和体现服务价值观,在明确“到达”、“出发”和“中转/过境”等三大客流的服务流程的基础上,有效监控流程的每一项程序,包括其中所涉及的人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受控。同时,根据机场的运作和服务涉及航空公司、地勤、边检、海关、商店、餐饮等多机构和环境,在评估各机构在旅客流程中的服务交接,建立起以“服务链’为纽带的全过程优质服务管理体系。这只是樟宜机场吸引途经旅客的方法之一,其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吸引旅客的方法值得在更多机场、高铁站、客车站甚至是其他类型交通要道区域借鉴。
结语:
人气即财富。我们大可以将新加坡樟宜机场的经营理念拓展到更广阔的交通枢纽节点当中。樟宜机场作为一个国际航空港,以新颖而可行的策略抓住了过往人群,使之转化为可见的财富。相比之下,国内的机场经营理念十分陈旧,机场管理机构基本不考虑商业运营,往来穿梭的人流和物流没有在机场产生可观的财富收入,机场的收入基本等同于航空性收入,更不用说广大的高铁站和客运站。
相比之下,新加坡樟宜机场多年来积极探索吸引航空公司和游客的策略,不仅吸引到世界各地航空公司在此开展业务,更有效将转机、途经的人群口袋里的钱吸到自己腰包中。从根本上说,这套运营思路背后的逻辑是:作为重要交通枢纽,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承载更为巨大的交通运输量,巨大的交通运输量必然带来更可观的人流量和货流量,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提供更丰富的消费机会和更佳的消费体验,使各类用户在此消费。这样的经营思路不仅可以运用到我国广大机场、高铁站当中,临近交通要道、关口的重要节点区域也应从中获得巨大启发。
徐思婧(本文核心观点为原创,文中数据和参考信息由多篇文章经本人整理汇总而成,引用出处均以标注在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