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1128829
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可再生能源制氢正加码提速
发布时间:2022-09-08 浏览量:1123

我国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模型和路径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围绕制氢、储运、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工业领域氢能替代等领域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

"当前,发展氢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共识,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是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氢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日前,在SNEC氢能产业联盟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会长、SNEC氢能产业联盟理事会主席朱凯表示,绿氢是未来发展的确定方向,绿氢制备的成熟和产业化是全世界均在关注的重大技术创新,我国也正在积极开发和示范相关绿氢项目。

"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制氢的重要能源之一,将成为风、光、储、氢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的根基。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目前居全球第一,在绿氢供给方面有巨大潜力,基于此,以绿电制绿氢成为氢能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共识。

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SNEC氢能产业联盟理事会执行主席朱共山表示,当前氢能已成为全球发达国家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国内氢能产业蓬勃发展,制氢、储氢、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持续提升,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 家。

"今年上半年,氢能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国产化替代趋势持续加强,电解槽、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市场化占比提升,成本持续下降。根据测算,到 2025 年,风光储的平均度电成本有望稳定在0.15元左右,绿氢制备成本将降至1元/公斤,有力地支撑'双碳'目标顺利实现。"朱共山说。

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提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在地方层面,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市区将氢能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14个地区制订了氢能产业的专项规划和具体量化目标。

"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技术进一步成熟,绿色电力的产量和成本逐渐降低,绿氢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之一。"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留罐表示,基于此,传统制氢设备进行性能的升级优化尤为关键,应进一步提高能效、降低能耗,为绿氢大规模制取提供更好的应用。

挑起未来减碳大梁

朱凯表示,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氢国,我国氢气年需求量3300万吨,年产值已过6000亿。但目前,氢气的主要应用途径为合成氨、合成甲醇等领域,用于能源领域的占比不到1%。根据中国氢能产业联盟的预测,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蓄气量达到3亿吨左右,工业领域应用占60%,交通运输领域将会提至31%。

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耀辉认为,提升氢在能源领域的使用占比,应充分利用绿氢的减排作用,除可再生能源外,与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相结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姚婷婷指出,从2010年至今,虽然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已大幅下降,接近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也在持续增加,但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和高耗能地区的重叠性较低。因此,在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的同时,必须进行优化配置,一方面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一方面着力实现减碳固碳目标。

"在此过程中,绿氢将成为重要媒介。对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纯电力供应场景而言,未来必然是一个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电力的能源结构,并需要储能以及大型稳定的电源形成支撑,才能实现电网可控安全的电力供应。在这种耦合的电力供应模式下,氢能可作为一种储能介质存在,并为大型稳定的可控电源提供燃料输入和输出。"姚婷婷说。

叫好不叫卖亟待改变

政策鼓励、市场火热,但氢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多点突破。

王耀辉直言,叫好不叫卖是目前氢能市场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呼吁发展氢能并肯定该产业的声音很多,但实际落地订单比较少。公司去年在内蒙古规划了几个风光制氢项目,但目前均未动工。"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二级巡视员白振华告诉记者,造成项目预期无法及时达成的主要原因在政策和成本两方面。"现阶段,制氢必须在化工园区内进行的政策限制了氢能交通示范项目发展。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光伏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也影响了氢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朱共山指出,总体来看,我国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模型和路径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围绕制氢、储运、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工业领域氢能替代等领域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同时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完善产业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