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1128829
园区招商的出路就是它!
发布时间:2017-01-12 浏览量:399

产业园区是集聚产业项目、支撑结构调整和承接外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重视程度亦在不断加深。然而,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国内产业园区招商信心指数同比略有增幅,处于谨慎乐观区间。产业园区总体吸引落户能力指数则轻微下滑。招商难正在成为产业园区面临的共性问题。

园区招商:优惠政策不再是法宝!

大到市一级,小到乡镇,产业园区可谓“遍地开花”。东部某省有60多个省级开发区,但产业聚集不突出,区内产业联系也较弱,合力效应较低,因此使得省内并未形成真正的经济园区。

“早些年推出的零地价、无节制的税收优惠手段开始退出招商舞台。”一位专门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表示,优惠政策曾是各地招商的法宝,但近年来政策优惠力度逐渐在收紧,“原来企业一入驻,政府有关部门就提供包括工商注册等一系列的服务,甚至各类的扶持资金。”

据了解,此前各地政府以产业扶持或奖励的名义从公共财政资金中安排给企业作为扶持资金的做法最为常见,但由于国家明令禁止地方政府擅自减免企业税收,通过财政扶持企业的方式成为各地普遍采用的做法。

“尽管财政扶持名义上采取产业扶持或奖励的形式,但实际仍与企业税收挂钩,属于变相减免企业税收。”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说。同质化明显,内耗严重“说是产业园区,其实入驻的企业没几家,不少厂房都空着。”我们在很多产业园区采访时发现,园区入驻企业很少。

实际上,这种状况可谓当前产业园区的普遍现象。“这几年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数量过多,园区产业同质化现象明显,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出现了空心化的状况。”业内人士表示。

“园区的同质化严重,到哪个园区都发现有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行业的企业。”上述知情人士指出,产业园区同质化现象明显,很难承担地方政府赋予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作用,而且产业结构单一,一旦出现相关产业不景气,园区发展就会陷入困境。

目前,很多开发区“功能相对分散,没有集中规划,重点不够突出,互补性也不强。”这些现象都不利于一个行业做深做透,也因为空间布局分散,造成在政策利用上难以形成叠加效应。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各产业园区的现状看,除了靠近城区的园区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相对完善外,其他大部分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较低,公共服务平台也处在较低层次的水平,园区生活服务配套基本依靠企业和周边,园区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难以满足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需要。

园区招商的出路:提升发展层次是关键!

业内人士表示,产业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对园区提升发展实力至关重要。项目好,效益就好。建设产业园区,必须要与当地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否则园区的后期运营状态不会是良性的。

“作为园区运营商,招商引资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行业特性,在企业的快速聚集与招大引强上不能厚此薄彼。”一位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表示,产业园区的招商问题,同时也是园区的发展问题。要破解招商困境困局,产业园区需更深刻的变革。

据了解,近年来,一些地区在招商环节引入会商制度,即基层接触到项目时,需立即汇报到招商办,经发改、环保、国土等部门联合会审后,才能决定是否继续与该项目洽谈,且适合引入哪个园区。

“政府要让投资者来了安心,来了可为,就要全方位做好行政服务和后期保障工作。”除了一站式服务和硬件配套,还要注重配备相关生活设施和服务,如学校、医院、休闲娱乐场所等,还要引进金融机构,让企业员工不用走出园区就可享受完善的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应该倡导创新园区市场化管理模式。产业园区从开发到管理都应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体制。同时,转变招商思路,坚持服务至上原则。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要转变理念,更好地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推进法制建设,从而吸引资金和人才。

针对文化产业重点园区、高科技高成长园区等特色产业园,业内人士也建议在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扶持和奖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对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经园区认定后免征营业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