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四川县域商业尽显
发布时间:2022-12-21 浏览量:53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拥有183个县(市、区)的四川省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最多的省份,要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尤为关键和重要。

  近年来,四川以畅通城乡流通渠道、推动共同富裕为导向,聚焦完善商业载体、壮大市场队伍、提高流通效率、丰富消费市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创新业态模式、优化市场环境等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制约四川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瓶颈问题,切实推动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建设,打造出富有天府特色的四川样本。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县域商业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农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样就近便捷购买消费品,农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不出村实现收发快递,农产品像工业品一样有规模上行。

  发力县域商业 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县城商贸服务资源的小枢纽作用,将供应链等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支撑和服务农村地区消费和产品上行销售的需求,进而带动农村地区的产业振兴,促进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李鸣涛表示。

  中国农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国内大循环的产品起点和服务终点,同时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难点。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流通基础设施滞后于农村居民消费和产品销售的服务需求,买难卖难问题一直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这是四川也同样面临的问题,也是四川建设县域商业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川发展县域商业体系首先有利于拉动农村地区消费增长,提升农村地区老百姓的消费体验,是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可以通过政府主动作为,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形成新的投资热点,拉动社会投资的增长;未来完善的城乡流通基础设施更可以成为电商平台、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直播等新商业模式的线下载体和服务支撑,有效拉动新兴产业的深入发展。”李鸣涛表示。

  四川省作为中国县级行政区最多的省份和人口大省,一直致力于发展县域商业体系,完善县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等商业网络,打通和优化城乡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流通渠道等,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8月,四川省商务厅等17部门印发《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首批24个县率先开展示范县建设,累计支持超120个项目,撬动社会总投资额超20亿元。

  四川省以打通县域商业产供销堵点、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为目标,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县域数字化商业体系,推动组建全省县域数字商业投资运营实体,以数字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以创新农村市场投融资模式来活跃市场主体,实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县域商业各类市场主体开发专门的信贷产品,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同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顾问及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为县域商贸、物流、供销等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结算、供应链融资等服务,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立足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四川以农商文旅深度融合来丰富县域消费,加速新场景构建,推进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乡村美食、田园艺术、亲子娱乐等农商文旅体项目。

  繁荣县域市场 提升便民消费

  “发展县域商业体系首先应坚持需求驱动。”李鸣涛表示,县域商贸中心及商业网点、仓储等设施建设要面向城乡消费及产品上行销售的需求,客观分析需求体量,合理布局,分步建设,不求大求全,不搞形象工程。

  四川以县乡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科学确定各类商业网点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推动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加快乡镇综合商贸中心与村级便利店建设。四川县域商业主体表现出大中小结合、功能互补、差异化经营的特点,形成与居民数量、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要素相适应的消费服务网点。

  据商务部业务统一登入系统统计,四川全省已建成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454个,涉及183个县(市、区);乡镇综合商贸中心3050个;村级便民商店约11万个。

  李鸣涛进一步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把政府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市场布局协同起来,通过政府支持项目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不能重建设轻运营。

  “便利店开到我们身边,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购物更便捷。”在成都彭州市,通过“老邻居”来购买消费品的当地居民表示。

  据四川省老邻居商贸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孙洪胤介绍道,“老邻居”通过新建或改造连锁经营服务网点,不仅能扩大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销售规模,还能促进农村消费和农民增收。同时,通过“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模式,能有效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德阳市中江县,同样以当地商贸流通骨干企业阳光盛源为主体,通过下沉供应链,建成“县有中心、乡有店、村有点”的销售流通网络,为各镇村的实体店铺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等服务,推动农村实体店铺实现网上购物、寄收快递和商品销售等多种功能,发挥“贸易+物流”组合叠加优势,疏通农村商贸流通中的堵点。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要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便民生活商圈,进一步繁荣县域消费市场。四川省商务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2025年)》提出,到2025年,原则上四川每个行政村都至少有一家农村便利店。

  电商拓展渠道 县域商业“添翼”

  日前,“2022川货电商节”正在火热进行。在这场川版“双十一”中,四川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打开了川货出川新赛道,为四川特色农产品拓展了广阔的市场。同期,2022中国(四川)出口商品“世界播”也传来捷报,截至目前,共收到四川各市州89款产品报名并入驻“世界播”基地选品区,一批民族特色产品、川调食品,通过跨境电商开启了县域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大门。

  电子商务为乡村振兴“添翼”,搭乘电商快车使农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农村电商是县域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中也会发挥整合线下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催生服务业态、促进数字化转型等关键作用。农村电商可以发挥线上线下结合的优势激活商业设施,扩展服务范围,在服务运营和模式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李鸣涛表示,四川要高度重视线上线下结合联动,把前期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已经形成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与当下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充分融合,相互借力,激活存量资源,发展创新型服务。

  四川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构建县乡村电商服务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电商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2016年到2021年,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从465亿元增长至1452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从91亿元增长到304亿元。今年1-10月,四川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528.2亿元,同比增长37.7%,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95.3亿元,同比增长25.4%。

  “农村电商是优化生产生活服务供给强劲动力,也是提升农村消费便利性的重要手段。”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将依托先发优势和产业基础,奋力建设全国数字商务领跑省,打造数字化农村商业体系四川样板。

  近年来,四川累计拥有了127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电商激励县称号,覆盖66个原国家级脱贫县,共建成县级电商101个,乡镇电商站点2447个,村级服务站12126个,覆盖超过50%的乡镇。

  随着“互联网+农业”成为新常态,农村电商凭借其快速匹配供需两端、高效衔接产销两头等优势,像是一片待精心耕植的沃土,展现出无限潜力。此外,电商在助农上更是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统计,四川通过农村电商已服务脱贫人口超过千万人次,带动300多万已脱贫人口实现增收,培育农村电商人才超80万人次。

  健全物流要素 提高流通效率

  近日,四川省对外公布了全省首批“交商邮”融合发展试点县名单,成都、攀枝花、泸州、广元、遂宁、乐山、南充、眉山的10个县成功入选。其中,攀枝花市盐边县作为试点县之一,畅通便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成为范例,先后入选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邮政局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作为国内首创的物流整合模式,“交商邮”发挥交通、商务、邮政的职能定位,共同建设县乡村电商物流节点,全面提升农村物流覆盖面。在四川发布的《推动“交商邮”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振兴农村物流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指出,四川要依托“金通工程”农村出行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组织高效的农村物流配送主体。

  “交商邮”是四川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模式之一。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四川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加快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因地制宜、分步分类推动“快递进村”,探索出包括“交商邮”“四通一达”、商贸带物流、本土物流企业“落地配”等四类农村物流整合模式,有效解决了物流进村难的问题。

  “畅通县乡村物流通道是支撑县域商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县域商业体系顺畅运行的重要保障。”李鸣涛表示,在打通县乡村物流通道过程中,同样应注重需求导引,整合多主体存量资源,形成可持续的市场运营机制。

  “四通一达”便是四川整合资源实现快递统仓共配,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完善农村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模式。在四川阿坝北川县,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百世汇通立足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项目建设基础,于2019年2月共同注资成立世通驿达管理公司,在1年内建设完成8个城区快递驿站,整合后的快递物流费用从3.5元/公斤降到2.5元/公斤,降幅达28.6%,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小、乱、散”现象。

  另外,在补足县域商业需求空白的过程中,一批四川本地商贸带物流模式的企业发挥出显著作用。四川本地物流企业“落地配”模式专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和“最初一公里”揽收,通过承接“四通一达”到县快递,着力推进物流延链融合发展,成为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一大关键。

  树立品牌标准 激发产业活力

  李鸣涛认为,一个联通内外、服务城乡、双向畅通的县域商业体系对于激活农村及县域产业,尤其是进一步挖掘农村地区的产品、文旅等资源的新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逐步推进,完备的县域商业体系,让城乡市场进一步旺起来。伴随四川物流、电商等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优质产品上行下达能力得到持续加强,届时,四川又将如何来完善县域商业发展,持续激发产业活力?

  李鸣涛认为,四川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首先立足打通县域小循环,服务县域城乡居民本地化消费,对地域特点明显、适合本土化消费的产品形成市场增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农村电商、展览展会等链接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为县域产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川已经迈出了链接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的那一步,正在着力提升川货的影响力。12月2日,以“强合作 促消费 拼经济 开新局”为主题的第八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近2000家企业的上万种四川特色农产品参展。

  “四川农业博览会提升了四川农产品产销对接过程中的效益。”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强产销对接过程中,四川“川字号”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也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四川农产品“十进”和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持续推进,农产品上行空间进一步扩大,县域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培育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县域商业发展的关键。李鸣涛建议,四川县域特色产品聚集,生态价值浓厚,川货品牌的打造可以充分借助县域商业小循环和农村电商大循环所带来的信息畅通优势,更加有针对性地以销定产,按照需求优化产品研发,赋予川货品牌更加独特的品牌价值。

  为此,四川围绕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动“天府乡村”公益品牌打造,深入实施“天府菜油”行动,打造出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今年11月,广元市青川县推出“青川山珍”区域公共品牌,以公共品牌为龙头、以农产品为载体、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提升青川县农副产品整体附加值和产地品牌声誉形象,促进青川农副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四川正在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提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为县域商业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四川着重关注优势特色产业的育种技术、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产品分级、包装标识、储存冷链物流等标准,来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强镇、产业集群、农业园区等载体,建设一批与产业基地规模相适应的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提升产品质量与成果转化。


  来源:国际商报